更新:2025-02-07 10:36
首映:2016-12-16(中国大陆)
年代:2016
时长:125分钟
语言:汉语普通话,上海话,
评分:7.7
观看数:1987
热播指数:1363
来源网:花蝴蝶影院
【罗曼蒂克消亡史】大师级!女人所到之处才有罗曼蒂克
整个电影时间轴:淞沪战役三年前,大老板(倪大红)与小六(章子怡)结婚。生为交际花的小六耐不住寂寞,要和大老板离婚,并寻求陆先生(葛优)的帮助。在陆先生求情时,大老板谈到:“为了面子要演的像一点”。(注意这句话贯穿电影始终,后面会详细讲。)于是陆先生委派自己的妹夫渡部(浅野忠信)送小六去苏州。途中妹夫淫心大起,强奸了小六,并把他囚禁在自己的日料店里,伪装成了日本女人,就这么过了三年,相安无事。
期间,王妈(闫妮)认为吃苦耐劳、不苟言笑的车夫(杜淳)是个人才
大多数人可能没注意边境风云,一部题材看似普通,野心也不大的片子,却让我知道这是一个极其出色的导演,于是开始查阅导演资料。
等到罗曼蒂克上映,题材场面都更宏大,人物错综复杂,这部电影让很多人开始关注程耳。然而我依然觉得它不如边境风云,因为要表达的太多,伏笔太多,首先观影愉悦感下降,其次感觉像处男妄图夜夜笙歌,发泄出隐藏在体内若干年的精液和欲望。
而一部好的电影,不需要容纳下所有真理,而是讲好一个故事,让大众去体味,用导演强于一般人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去解读生活
《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的第一天,我第一时间跑去看了(真的是跑,因为怕迟到,还好深圳的电影院放映前有十分钟的广告,让我没有错过这部电影的任何一帧)。看完以后很不爽,从电影院出来,边走边上豆瓣上打了两星,写下了这段短评:
【★★☆☆☆ 前四十分钟都以为是抗日神剧,章子怡第43分钟才出现,然后就变成了《一步之遥》,风花雪月了十来分钟之后突然又变成了《禁室培欲》,最后原来发现这是一部《风声》……更加诡异的是,不到最后你根本不敢确认谁是男女主角!!2星
作者:清晰
<图片1>
因为有人类文明,这文明包括体面,尊严,尊重,信义,有度,有包容,有底线,有义务,有担当,有情怀,有相对的宽松自由,讲道义,有得商量,勇于献身等等等等。那么从上到下,活着也才有趣味。才能五光十色,风情万种,活泼泼地,活得才好玩。社会发展到彼时,上古时期的民风淳朴,大道至简早已成了神话,先秦时期的贵族文明早已礼崩乐坏,盛唐时期的辉煌中兴也早已渐行渐远。到彼时,流氓头子家的王妈替最大的特务头子上门去当说客要包养女明星;到彼时,好勇斗狠的瘪三小混混和下九流的妓女嫖过几次后,就不顾家乡还有未婚妻,想要和妓女长相厮守啦。小六怎能不厌恶这样的文明呢?这使活着有趣味有生机,使人值得一活的文明啊,已越来越一代不如一代了!已到了充斥着血腥、肮脏,低俗,下作的地步了。流氓头子都出来维持秩序了,还讲什么文明啊?已不适宜叫文明了,权且叫它罗曼蒂克吧。
但彼时,好歹这令人不满的罗曼蒂克,这有虱子的华丽旧袍,这陆先生嘴里说出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高楼大厦等一切秩序,甚至包括小六
朱古力
在影院看过两遍《罗曼蒂克消亡史》,又读完导演兼编剧程耳的同名小说,终于有底气要解析一下这个电影了。在这之前要一下子聊清楚非常艰难,由于导演的坚持,影片自有一种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不是那种纯粹文艺片独一无二的气质,而是总是联想到一些其他元素的大关联——比如黑色幽默(朴赞郁),比如非线性叙事(昆汀),比如黑帮题材(《教父》),比如戏中戏(《一步之遥》)。这些似曾相识被大量上海对白混入一种怪异而自洽的氛围里面,结合配乐提供了一种更富含爵士和慢摇质感的上海,很罕见又惊艳
早上醒来的时候,十个小时前我因为睡眠严重不足而剧烈头痛却使劲想要挖出点好句子来说《罗曼蒂克消亡史》之所以然而不让自己睡着的那个迷狂而澎湃的身心状态,竟然变得极为模糊与遥远。但我能够明确的是,那些自作聪明的“好句子”的尝试全部是惨败的。更为糟糕的是,我甚至无法去用某个文学化的好词语去准确表述自己的那些尝试本身:围绕、沉浸、想象、诠释、建构——有所契合但非全然一致。就这样,对于电影,我曾经所骄傲保有的居高临下的,至少是努力一下就可以被智识所抵达的舒适感,在这部并算不上完美和伟大的作品面前全然崩塌,彻底消解了。然而于我,这种对其言说的欲望仍然如此强烈,就算我是在写这个前所未有的败局本身,也至少是对这个有趣体验的某种回忆与记录。借《庄子》言:“虽然,请尝言之”。
无论是中文片名末尾之“史”还是英文的“times”,落脚之处似乎均在于时间。被共同经历与共同享有的“时间”或许得以成其为“历史”或“时代”,但“时间”最初必然是为每一个体所感知体验的,似乎具有无法敞开的私密性
【罗曼蒂克消亡史】大师级!女人所到之处才有罗曼蒂克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vschang2018.cn/post/1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