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波兰斯基执导的电影《钢琴家》根据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西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的生存过程。题材的特殊性赋予其独特的听觉意义,甚至在观感重要性上超过了对于主要人物的表现。故本文将从影片的听觉效果出发,先阐释该影片中的听觉符号化的合理性,再借由非符号化的解读,进行符号化的方针排列推出主题之一,最后通过阐释上述主题的非唯一性揭示观者的实际“在场”。
一、声线:听觉符号化之可能
电影艺术与文学文本的听觉观感不同点在于
将近三个小时的片子 但却不显冗长
虽然是战地琴师 但犹太音乐家的音乐 还有波兰味的肖邦却没有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总觉得他最后能够从德国人手下捡回一条命来 纯属偶然 并不是音乐的力量战胜了战争和人性的丑恶
两个爱音乐的人在废墟中高山流水 钟子期怎会杀掉俞伯牙?
他在废墟里的一段肖邦打动了德国军官 但没有打动我
至少从音乐上是这样
不过这倒让我对这部片子肃然起敬
每个镜头拍得是如此的克制 悲悯又深刻
没有一点海上钢琴师那种大洒狗血般的煽情
再现了真实的不由分说的战争
念念不忘的是那块被爸爸拿小刀小心翼翼分成六块的糖
他一边切我一边对自己说我看不下去了我看不下去了
全家人无声的接过自己的一份 塞到嘴里
就这么快结束了全家人在一起最后的一餐
也是生命里的最后一餐
刀口上的甜 简直让人疼得撕心裂肺
与此相同的还有那个被德军爆头的光头犹太人
趴在地上听着纳粹换弹夹的声音
从死神那里抢回来的这五秒钟生命
生不如死 让人为他窒息
片子克制冷静得好像根本不参杂导演的感情,但却刀刀命中要害让人痛心剜骨,倒抽冷气
因为关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片都比较压抑,我全程几乎都开着弹幕,虽然多少被有些脑残的网友评论给笑道,但是也是第一次发现很多人说“为什么德国要屠杀犹太人”,然后去查了下背景,不过即使有过错,也不至被屠杀的地步,纳粹依旧是魔鬼!尤其是与德国同盟的狗日的小日本,德国姑且算是前有因(多年反犹沉寂中的爆发),战后也承认并且深刻反思,但日本呢?就为了争夺领土!就向曾经的爹开火,战后别说反思,承认都不承认,简直恶心人。
看的时候,弹幕里提到了《金陵十三钗》
钢琴家——触不到琴键的双手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vschang2018.cn/post/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