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很温情的电影,然而剥开这层外衣,它其实很丧。
但愿这只是我的误读。
因女儿被强奸焚烧致死后仍未寻得真凶,受害者母亲立起了三块广告牌,隔空喊话质问警局局长,事情由此走向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剧透得评价,这是一个好看的电影,戏剧张力十足,一环紧扣一环推动着冲突的升级;人物立体而真实,转变符合逻辑,最终水火不容的两人成为一条船上的蚂蚱也是情理之中。故事中有不少巧合和刻意,但在黑色幽默的一丝荒诞笼罩下,完全可以被接受。近两个小时的观影,你可能会笑会哭会被震惊也会感到遗憾
Mildred 刊登的广告是对三个人的指控,奸杀女儿的罪犯,抛弃家庭的丈夫和没有进展的警长。在她看来,三人都是成年男性失格,不同程度对父亲角色的渎职。她还援引“只要属于团伙就需要担罪”羞辱了她们村儿的father。电影里是不存在被Mildred认可的父亲这个角色的。在那场拖鞋和拖鞋的对话里,她以母亲的身份借少女的声音向仇人宣战,I am going to crucify these motherfuckers. 她把自己的命运和女儿收到的伤害归为一类。
登场的男性角色分享了一种近似的轨迹
接近120分钟里,包含犯罪,种族,同性恋,残障,强权,性侵,以及关注受害者家属心理等话题,通过戏剧将所有内容组合在一起,内容足够丰富…虽然迪克森的转变还是有点突兀…
最感人的地方还是那个广告牌老板在医院递给迪克森一杯橙汁以及前警察局局长开枪自杀那部分。即使被伤害,仍然选择和这个世界和好,以及直面死亡的勇气都令人感动…
回到案子,说实话,警察们都尽力了吗?
警察自己说,尽力了。有些案子真的破不了,说不定是某天突然有个线索就自己跑出来…(嗯,果然后面真的出来线索了
《三块广告牌》和维托里奥·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蛮像的,都讲述了一个受到这个世界不公正待遇或者说是伤害的人去寻求答案的过程,而且最后都是没有答案的。故事的精巧之处在于,通过这个未知的答案作为悬念吸引观众,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叙事重点,寻找的过程才是电影主题的载体。
但《三》比《偷》要更加丰富,它设置了更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埋伏了更多的戏剧冲突,还加入了大量妙语连珠的怼人台词以及一些暴力情节,大大增加了其对于爆米花观众的可看性,也丰富了电影的语义。这种不落俗套的戏剧张力在其他许多影评中已经花式夸赞过。我也觉得从这个角度看《三》是蛮好看的,但仅仅好看而已,它离《偷》那种打动人心的程度,差得有点远。
会有这样的观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电影的情绪感染对于主题的支撑并不够,二是电影主题本身的问题。
《三》其实想讲的是一个用爱与宽容去化解愤怒与悲痛的故事,但整个叙事中缺乏了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愤怒与悲痛因何而来。因丧女而来,但《三》只是将其作为故事起因做了一笔带过的背景介绍
一座小镇,一桩迟迟未能侦破的奸杀案,一位因痛失爱女怼天怼地怼世界的母亲,一群在其位没有谋其职的官僚。愤怒、暴力、仇恨、残忍、低沉都是戏中元素,这些“丧”因子拼凑出的竟是正气凛然与温情款款,或许是黑色幽默的功劳,一个悲剧,大可不必哭哭啼啼,肝肠寸断。
母亲因警方的“无能”租下三块广告牌,即使对找到凶手没多大用处,但能声讨官方,引发非议,让女儿的案件重新曝光,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小人物不向恶势力妥协、力争公道的陈词滥调,却也能做得如此活色生香,环环相扣,张弛有度
“三块广告牌”伍迪·哈里森新作,今年的小金人,很可能送给这位愤怒的母亲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vschang2018.cn/post/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