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上映的片子,直到11月我才有勇气去看。本来想用的标题是“有些伤口永远无法愈合”,很贴切,可是不美丽。
这实在是一部又美丽又心碎的电影。
画面美得让人惊叹,无论是开头的波士顿的大雪,还是之后曼彻斯特的蓝天、海水、帆船、彩色的小镇建筑,英俊的男孩、颓废气质的忧郁男人、清冷而明亮的凛冬色调……可是它居然不是走的浪漫和温情路线,居然不是最后重获新生的正能量旋律——完全不同于那些“先抑后扬”的电影剧情,这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
Lee的哥哥心脏病去世,他从波士顿赶回了曼彻斯特——那个曾经让他痛彻心扉再也不能停留的城市。因为哥哥的后事要料理,侄子无人抚养,他不得不留下来,于是前情旧梦和现世重叠、缠绕纠葛。那些痛苦的回忆,究竟是被故地勾起还是就算离开也一分一秒都无法忘记?
那一把灰烬中,是他被烧掉的天堂、曾经的温暖,还有他的心和所有的未来。
也许所有人都快忘记了,他曾经也是个快乐的男人,会和哥哥一起带着侄子驾船出海去钓鱼,会半夜2点约一群狐朋狗友在家玩球喝酒被妻子骂……他那么开心地大笑
电影可以是娱乐,不少观影者抱着这样的想法走进影院,更多的电影制作人基于这样的诉求去制作电影,大屏幕对着每一双在现实中刹羽而归,诉求无门的眼睛用连续的,激烈的,煽情的,柔软的帧率,光线和画面抚慰着在短短两三个小时里避风于黑暗一隅的人们,是的,这是一场放松,一场娱乐,所有现实的缺憾都将得以弥补,幻想得以满足,愤怒得以释放,当人们走出影院,好像会好受一点,希望会多一点点,毕竟,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没有缺憾、精彩无比的荧幕人生。
但是,如果一部电影本身的主题就是缺憾呢?
隔段时间就要重温一遍这部电影,看完就会很丧,越丧又越想看。全片死气沉沉,男主全程面瘫,没有情感渲染,却被虐到泪流满面。有人觉得它索然无味,没有电影理所当然的happy ending,那是因为它贴近现实。现实就是如此,会有无法弥补的遗憾,冲淡不了的伤痛和迈不过去的坎儿,会无法与自己和解去开始新生活。想起了江歌妈妈和雨衣爸爸,他们或许都和电影里的Lee一样,每天重复着飞来横祸带来的悲凉、苍白和无助,走不出也不愿走出悲伤。
《海边的曼彻斯特》曼彻斯特的西绪弗斯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vschang2018.cn/post/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