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丸沉没》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
导演的拍摄手法我无法做出专业点评,但是故事本身太震撼,纪录片就拍出了大片的感觉。看片中间几次落泪。这么好的故事,为什么一直不为人所知?
导演方励为了拍这部电影,把房子都卖了,成本5000多万,需要票房过亿才能回本。而这,对一部纪录片来说,是不可能的(目前来看也不可能,还没到3000万)。
那么他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看完电影,我想,总有些人,他们的行为,是不被利己动机驱使的,而是被更伟大的东西,比如帮助别人,比如为正义事业献身。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沈阳 天气晴
1942年10月 中国东极岛海域
里斯本丸号沉没了
沉船造成了843名英国战俘死亡
在浩荡的二战历史中
这起事件很边缘
如果不是方励把他拍成电影,放到大银幕上
中国观众对里斯本丸号的几乎并不清楚
是当时太平洋战场上一起“小众”事件
方励用自己作为制片人的嗅觉
敏锐的捕捉到了,里斯本丸号充满了故事性
这种故事性无需任何改编,它本身就是历史
这是天然的剧本
我们不去讨论方励有多么有情怀
辗转日本、英国、大陆、香港
去抽丝剥茧的调查这起沉船事件的经过
很容易产生的一个疑问(我自己刚看一会儿后也产生了):中国人拍的纪录片,为什么要去探查一艘日本货船上英军战俘的下落?
换个角度,800多个年轻的生命丧失了,即将被遗忘,要不要尽力记住一点什么?答案是肯定的。
这也许是纪录片最大的意义之一——记住。1942 年,日军用货船里斯本丸装载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出发前往日本,未按照国际公约悬挂装运战俘的标志,在中国舟山东极岛附近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里斯本丸在随后的一天多里,缓缓沉没,船上的 1800 多名英军战俘共有 800 多人遇难
导演方励,一个具有地球物理、海洋技术专业学科背景的电影制片人,以极敏锐的历史嗅觉,自觉的历史担当,浸润着人道主义关怀的历史理性,多国别的历史当事人及后人视角,让一段静默于东极岛附近的二战时期的“沉船真相”得以与世人后会有期,也为东极岛这一因电影《后会无期》而闻名的“文青胜地”增加了历史厚重感。
习惯了电影“本故事纯属虚构”的戏谑开场,当本片以“本故事完全基于事实”开场,历史的威严感与导演呈现此片的底气不禁令人坐直了身子。作为讲述二战历史的纪录片
每年都有优秀的战争片作品,导演们以自己的方式呼吁着和平。 从《万湖会议》、《奥本海默》,到《里斯本丸沉默》,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和切面呈现历史的碎片。
相比万湖会议展现的冷漠的现代性杀戮,奥本海默对核武器和核战的反思,里斯本丸对战争创伤的回忆,更能引发每一个普通人作为爱人、子女、亲人、挚友的共情。
题材选择⭐️⭐️⭐️⭐️⭐️
里斯本丸的选材十分巧妙。
首先,中英美日四国都有参与其中,这决定了电影丰富的叙述视角
《里斯本丸沉没》潜水员角度:里斯本丸为何不能打捞?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vschang2018.cn/post/10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