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电影其实是电影里面很特殊的一个类别。我们既不能说它起源于原著,也不能说它起源于导演,同样,对于那些作者已逝的作品,我们更无法说它是原著作者和导演共同创作的结果,毕竟已经没有两人围坐在作品前促膝长谈的机会。那么,就说它是来自导演对于原作超越时空的一种理解好了。
并不是任何一个作者都能够在多年后碰到理解他,懂得他,甚至花出心力来将他搬上银幕的导演。譬如木心,很难想象多年后,将他的作品搬上银幕的导演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后辈。再加上国内接触木心,了解木心
生命中总是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留恋了。
可能是舍不得吃的一块糖,可能是父亲相赠的一块表,可能是省吃俭用攒下的第一辆车;可能是青梅竹马相守的恋人,可能是高山流水之交的挚友,可能是筚路蓝缕终启的山林。
这些在浩瀚星河中只属于我们的玫瑰花啊,我们为之坚守,发誓要保护它们。
世事无常。
总有像俗家和尚那样的人,嘲讽我们的珍宝,把它视如草芥;总有像晨起急行那样的时候,扰乱我们的心境,让我们无暇顾及这些珍宝;总有像阿璞那样的你我,因为自己的疏忽,失去了我们的珍宝。
如果对作者不了解,是很难有所触动的,短片是依据木心先生的散文《童年随之而去》所改编。文字所透出的力量要比电影更加直观,有很多东西不需要刻意领悟,而电影,需要去理解人物每个表情与动作下的心理活动,但在本片有限十几分钟的镜头中,所有的关键都指向了母亲最后说的那句话:这种事以后多着呢。在原文中写过这样一段: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碗,珍贵百倍千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这就是这种事代指的东西
【童年随之而去】震撼!迟到了两三年的观后感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vschang2018.cn/post/107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