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的幻觉,一场归乡之旅,移民、准移民、非法移民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定位之间的纠缠,本质上是种族片。
全片采用广角镜头,在个别狭长的空间中增强了运动感和纵深感,但在绝大多数场景下,除了强调非现实场景、非正常拍摄之外,当是极其失败的尝试,一句话:意图明显,却没有必要。
但好在本片存在着几个不可多得的设计:不愿出生的新生儿、似梦似幻的精神废墟、失准且失焦的历史记忆、撒骨灰、持O1工作签证的著名墨裔纪录片导演与持O3签证的家人入境美国时被告知这里不是他们的家、伴随迅速陨落的太阳

作者:Josh Rottenberg / LA Times(2022年9月4日)
校对:覃天
译文首发于《虹膜》
关于伊纳里图的新片《诗人》的一切都很「宏大」,例如主题和概念——涉及身份、墨西哥历史、种族、成功、家庭和死亡。包括其完整的片名——《诗人,或少数真相的虚假编年史》——也让人望而生畏。
但有时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在威尼斯和特柳赖德电影节先后进行首映之后,万众瞩目的《诗人》的开局并不乐观。
《诗人》是一次梦幻般的、超现实主义的旅行

2000年《爱情是狗娘》已是AGI母语巅峰作品,而2014《鸟人》2015《荒野猎人》为他好莱坞化之后赢得了全球声誉。两个发展阶段他都极大依赖和受益于潜心编剧的Guillermo Arriaga和摄影师Emmanuel Lubezki,AGI具有部分电影作者性,制约了其美学原创和完整。他们同为1960年代生墨西哥人。
2014《鸟人》也具戏中戏结构,是本片三大镜头技法和美学蓝本之一。本片部分主旨情节及大量舞台效果包括室内追踪长镜头就是《鸟人》的复制。
AGI和本片摄影指导同时在模仿自己和他人。
既然本片是AGI60岁自我封神之作

【诗人】路易斯·库图里耶出演,表现形式抽象,但内容并不空洞,是一部好电影。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vschang2018.cn/post/22507.html